第290章:草原现状!!!-(1)
亲卫军大营!
朱瞻基这几天都很忙碌,托欢投降后,朱瞻基让人接手了对瓦剌各个部落的管理。
原本朱瞻基是打算等自家爷爷来了之后,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老爷子一说,然后就让老爷子看着办,自己直接摸鱼就好。
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他将捷报送去给朱棣后,朱棣就带着中军在撒里怯尔停了下来。
朱瞻基等了几天,始终不见老爷子来,每次去信,也只是得到一个让他自己看着办的回复。
无奈,瓦剌这边的事情不好拖下去,毕竟瓦剌新降,不管是对托欢等人的安排也好,还是对瓦剌牧民的安抚,都需要尽快去做,否则很容易将事情变得糜烂,到时候管理起来就会很麻烦。
朱棣不来,这一切自然就全部压到了朱瞻基身上。
每天不禁需要处理,浏览麾下统计来的各种数据,同时还需要和麾下几个朱瞻基特意调来的人才,商定对草原的管理办法,除此之外,哈拉和林的建设这方面的事情,同样也需要他在大方向上做出决定。
这几天,朱瞻基甚至每天一睁开眼就得起来处理事情,一时间居然让他享受到了之前自家那位好二叔在监国之时,享受过的待遇。
“殿下,这是目前商会那边派去的人统计回来的瓦剌各部牛羊马匹以及人口的具体数量。”
大帐内,长孙尚文恭敬的拿着一份文书走了进来。
朱瞻基接过,放在桌子上,然后浏览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份统计确实很有必要,相比大明的黑户很多,游牧民族更是尤有甚之,大明的黑户多数是集中在那些地主士绅名下,但其实只要愿意,还是能查的清楚的。
但是游牧民族就不同了,不说那些大大小小的不同部落,各自相对独立的势力范围划分,会导致不同的管理制度,同时草原辽阔无边无际,同样也会导致许多草原之人会游离于统治之外。
这样子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之前结合托欢那边统计出来的数据,一点可靠性都没有,只能说是一个大概的依据。
“殿下,目前统计来的数据看,瓦剌的人口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五十七万四千人有余,除此之外牛羊马匹也是远远超过之前的统计,而且这还是目前能够统计到的,除此之外依然还有不少隐藏在草原上的人口甚至是部落!”
朱瞻基浏览完文书,长孙尚文在一旁开口道。
“嗯,让人继续统计,那些隐藏起来的部落,也让三千营那边派人去找,可以多安排一些人向附近的牧民打听,这些人就算隐藏起来,但是肯定也会和外界是有接触的。”朱瞻基一边开口,一边又问道:“我们安排去各个部落的政委们,和那些牧民接触的怎么样了?”
“回殿下!”长孙尚文听到这话,脸上表情忍不住露出一丝敬意道:“我们派去的政委和那些牧民接触的都很融洽,虽然不少的牧民对突然造访有些警惕,但是接触下来后,很快就会和政委们聊到一起,现在和林这边不少来做工的牧民,都是在我们派去的政委劝说下才来的。”
朱瞻基闻言也很满意,说实话,如果让他从自己穿越以来,干出的所有事情里面选出几件让他最得意的事情,培养政委这件事,绝对可以排在前列的。
政委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不仅是亲卫军的思想工作建设,亲卫军能够有现在的战斗力,除了燧发枪这些火器,以及训练外,政委的作用绝对也是不可忽视的。
否则一群训练不过半年的新兵蛋子,就算是燧发枪再厉害,但是人心这种事情向来就是很难琢磨的,亲卫军又是劳师远征,不管是思乡也好还是想念家人,又或者是对陌生地方的恐惧,都很可能导致军营出现意外。
而朱瞻基的亲卫军之所以到现在,每个士兵都保持着足够的积极情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这些政委在。
所以虽然平日里打仗的时候或许看不出这些政委的作用,但是一但休息下来,这些政委的作用立马就体现了出来。
除此之外,就是这些政委在安抚牧民的事情上了,之前南方皇家商会培养的政委朱瞻基大部分都安排进了军队,而北方皇家商会,也就是长孙义这边的,因为靠近北方,所以朱瞻基特意让长孙义选了一些懂蒙古语的人来做政委。
而现在的效果也很明显,这些政委们到了草原上,甚至也不用说服太多的人,只有每个部落有那么几个主要的人对大明的统治产生信任的想法,这种想法就会在这些部落里蔓延开来。
而结果也更是明显,至少到目前为止,向来以善战著称的草原人,并没有任何部落对于大明的统治展开反抗什么的。
“那些前来做工的牧民表现怎么样?”朱瞻基放下手里的文书,然后揉了揉眉心,再次问道。
“那些牧民都很积极,按照殿下的规定,我们每天都会给他们提供两顿饭,而且每一顿都会有肉汤,甚至是少量的蔬菜,很多牧民这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