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打草惊蛇,调虎离山,将计就计,反其道而行之空城计!!!-(2)
虽然有越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的说法,按照正常的思路来说,如果朱瞻基这边没有提前得知到消息,那么路过这样的地方,肯定会放松心神什么的,看起来确实是个刺杀的好地方。
但是朱瞻基身边有护卫也是毫无疑问的,不说多的,哪怕是朱瞻基身边的护卫打不过这群反贼,只要把时间稍微拖一拖,可能立即驻扎在这边守卫京师的军队,支援立即就能赶到了。
毕竟大明的军队,不可能有人敢在得知朱瞻基遭遇袭击的情况下,敢不去支援。
这样的情况下,刺杀他的能够成功的机会显然是小的可怜的,而就这,还是他没有把自己亲卫军计算进去的情况。
所以说,在朱瞻基看来,这场所谓的刺杀,从一开始看上去,一切都显得很是戏剧,完全就不像是刺杀,反而更像是一场故意来给他送人头的戏码,这也是朱瞻基决定亲自来看看的原因,毕竟人家都要送人头了,总归是得把人家id给记住吧?
作为大明的直隶首府,明面上应天城的统计的常住人口便已经超过百万,实则上根据朱瞻基得来的统计来看,应天城的人数是要超过朝廷统计的人口许多的。
毕竟作为大明的首府,也是天底下最为繁华的地方,更是富家大户最为集中的地方,秘密圈养一些私奴什么的,差不多已经可以说是各家各户约定俗成得规矩了。
当然只要圈养的私奴不超过一定数量,也不演变成像纪纲府邸一样的死侍,皇帝一般也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让人家辛辛苦苦的给自己干事,不给高工资也就算了,总得给人家一些享受的权利不是?
所以实际上应天城常住的人口数量,是要超过百万的,而再加上来往的商贾,以及其他身份的人口,应天城的真实人口,绝对是不下两百万的。
而作为应天城的门户,靠近长江码头的仪凤门这边,虽然相距宫城最远,但同时也算是应天城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了。
许多商贾的货物会在这里云集,同时也造就了此处各类大大小小的集市,来往的商人,不仅有许多大明本土的大明人,同时还包含了不少来自世界其他各地的人,其中有一些西洋各国滞留的使者团队,也有像是小日子派来类似于唐朝时期遣唐使一样的留学生之类。
和大唐一样,大唐威仪诸国,万邦来朝,李世民更是有“亚洲州长”之称号,更是按照后世莫些人得说法来说,如果大唐时期人类遭受外星入侵,李世民更是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人类领袖。
唐朝人因此对诸番蛮夷,多少都是带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大明人虽然不曾如同唐人那般自傲,但是大明北征蒙古,南下西洋,东慑东洋,仅以朝贡国家来说,目前前来朝贡大明的国家便已经超过一百,多达一百四十八个朝贡国。
而这里面前来朝贡的国家,甚至最远的能涉及到南非。
而且和大唐的和亲政策不同,大明的朝贡,除了大明本身的富裕对这些国家得吸引外,也是大明一刀一枪真正打出来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你要说身为大明的人见到这些番邦蛮夷时,没有什么优越感也是不可能。
毕竟大明强,那是真的强,哪怕你远在万里之外,大明想要灭你,郑和的船队一到,说灭国那也是真能灭国的。
就像是之前的小日子,要不是足利义满跪的快,说不定,都不用现在朱瞻基劳心劳力了。
而作为商贾云集的仪凤门这边,自然也是不缺各类人物,特别是应天城被商会翻新之后,这些地方的街道,房屋也全都比以前干净整洁了不止一个层次。
各类的人种在此汇聚,拥挤的人流,车流,确实是一副难得的热闹场景。
朱瞻基的马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极为显眼的,朱瞻基得马车本身就是商会那边特意在他打造的,比一般得马车大不说,护卫在马车旁边的亲卫军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当然如此明显,自然也不乏有人认出朱瞻基这位应天城的名人的,不过见这位太孙殿下的马车向前行驶,车帘也没拉开,到是没人开口喊什么,只是也都默默地让开了道路。
“注意好警戒!”马车外,陈刚眼神在这些人流中扫过,虽然心中自信他率领的这一百亲卫军有绝对把握挡住任何胆敢冒犯太孙殿下的忤逆之徒,但是自信归自信,对于做事情,陈刚却丝毫不敢马虎。
一群亲卫军听到陈刚这位百户的话,也不言语,只是默默不动声色握紧了手中的燧发枪,确保弹药已经填充,燧发枪本身也处于可以随时击发的状态。
马车旁边的阿福,这个时候早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了,这个时候他如果还没明白自己这是被自家这位殿下忽悠了,那他就不是脑子不够用,而是纯粹的没脑子了。
他就知道,自家这位太孙殿下不是一个安分的主,之前在诏狱里是这样子,现在这里同样也是如此,阿福心里都快哭了。
他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位主子?
这万一要是磕着碰着,掉了根汗毛什么的,他阿福这条小命还能在吗?
他一边小心警惕着周围,又一边亦步亦趋得跟在马车旁边的,尽可能用身体挡住马车的窗口。
就在这时,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大喊,更是差点将阿福的魂都差点给吓出来。
“走水了,快跑呀!”
街道处滚滚浓烟突然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