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大明基建自此开始!!!-(2)
朱瞻基说着话,一边继续把朱棣往二楼引,一边继续道:“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建城,用水泥在草原上建一座牢不可破的雄城,直接插在草原心脏上,届时只要守住这座城,不管是瓦剌还是鞑靼,想要再犯我大明边境,不拿下这座雄城,就是想袭扰一下,都得思量再三,否则,一但我们从这座雄城出兵,轻易间就可以阻断他们的退路,届时他们自然就没有了现在这样想打就打,想跑就跑的优势!”
朱瞻基说的掷地有声,他的策略其实和汉唐时期的都护府大差不差。
直接插在这些边疆区域的心脏上,以都护府辐射影响统治这些区域。
这其实也是一直以来大明最想做,也一直在做的事情,只不过相比汉唐时期多少有些力所不及就是了,但是战略上却也一直在向这个方向上努力
就像是众所周知的兀良哈三卫,这些投降于大明的蒙古部落,便是指派镇守东北的蒙古部落。
而在西北地区,大明也有同样设置了七个卫所,分别是: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
这七个卫所的作用,其实本质上就是在效仿汉武帝经略西域的做法,想要通过关西七卫截断蒙古与西域的联系,下一步便是学汉武帝直接建立西域都护府了。
只不过想法是好的,老爷子之后,他那个不争气的……咳咳……
总之就是自此之后,大明对外用兵便就是更多的以守为主了,正北方都有些搞不定了,更别说原本的经略西域了。
况且“强宾不压主”,拥有距离优势的吐鲁番汗国对关西七卫的军事压力从未有过半刻停歇,到嘉靖三年,关西七卫全部撤回嘉峪关以东,至此大明对西域的经略彻底宣告破产。
但是纠结根源问题,其实还是在大明对西域的经略上,有些过于保守,哪怕是眼前自家这位爷爷,别看搞了五次北伐,但是对瓦剌和鞑靼的态度上,更多的其实倾向于拉拢一个,然后再打击另一个,使两方成平衡的态势。
再加上瓦剌鞑靼分别和大明碰过一次之后彻底怂了起来,再不敢正面和大明交战,以至于所谓的五次北伐,后面的三次北伐战果基本等于没有。
五次北伐,是朱瞻基不想看到的,不仅耗费钱粮不说,也更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朱瞻基的目的就是直接解决问题。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如同汉唐时期建立都护府一样,直接在草原上建一座城,只要这座雄城建成了,不管是后续的经略,还是对瓦剌鞑靼的监控,无疑都是战略性的。
而水泥的存在,则是给了他建城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