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三段式射击该被淘汰了!!!-(1)
朱棣说着话,然后又从朱瞻基手里接过一面令旗,不过这次拿着令旗,他顿了一下,却并没有把令旗交到朱高煦这个演兵指挥使手里,而是直接又将令旗递到了朱瞻基面前。
朱瞻基看着眼前的令旗一愣,抬头便看见朱棣对他使了一个眼色,然后歪头一瞥指挥台的位置。
朱瞻基立马就会意过来,自家爷爷这是打算让自己亲自上场了。
一旁的朱高煦看到朱棣把令旗直接交到朱瞻基手里,脸色也是变了变,虽说下面演练的是朱瞻基的亲卫军,但是一码归一码,今天的北伐阅兵,他朱高煦才是真正的演兵指挥使,这个时候,老爷子却当着全军的面,把令旗交给朱瞻基,这是什么意思?
朱高煦心中泛起不好的想法,不过这个时候,朱瞻基却压根没给他思考的机会,明白了朱棣的意思后,朱瞻基连犹豫都没带犹豫的就直接接过了朱棣递过来令旗。
也不去看一旁的朱高煦,朱瞻基径直挺直了身板,迈着步子,直接走到了指挥台,手中的令旗一挥,一道比之朱高煦更加洪亮,气势也更足的声音,随之在指挥台上响起:
“鸣鼓!”
朱瞻基的声音洪亮,辨别度也很高,明显有别于朱高煦的声音响起,观礼台上,不仅是文官们纷纷一怔,就连一群勋戚脸色也是立即露出许多变化,然后几乎下意识的将目光看向了指挥台上,那道一身戎装,身姿挺拔,英姿飒飒的身影上。
是太孙殿下!
百官变色,勋戚沉默,就连东侧的皇室子弟之中一个个也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演武场上,站在前列的三大营将士也是一个个惊讶抬头。
“咚咚咚咚……”
鼓声响起,传令兵扛着军旗,再次自演武场上而过。
下一刻:
“沓,沓,沓……”
突然一阵仿佛是直接敲击在所有人心跳节奏上的步伐声响起。
刚刚还在震惊于皇帝将验兵指挥交给皇太孙的众人,几乎下意识的就寻声看了过去。
整齐!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感觉。
眼前的这支军队人数不多,不说扩军之后足足两万人的神机营,就算是以三千蒙古骑兵组建的三千营,在人数上也是远远超过这支明显最多不过就是五六千人的军队。
只不过,这一刻当这些人踏着那整齐宛若一体的步伐走过来的时候,所有人却感觉心底直接划过了一道电流,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几乎瞬间就被刺激的起来了。
演武台上,朱棣的眼神也是一变,一支军队强不强,对于普通人来说,无非就是去分析这支军队的装备,人数之类,而对于朱棣这样马背上的皇帝而言,他只需要一眼,就能判断出这支军队大概的战斗力。
这也是一个主帅的基本素养,除了情报上的知己知彼,如果连当面都无法迅速判断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这样的主帅,显然不是什么合格的主帅。
而眼前的这支军队,却给了朱棣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有一句话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说相比其他部队,三大营就是王牌中的王牌军队,那么这一刻,在眼前的这支军队出现后,再回想起三大营,就突然给人有了一种编外杂牌的错觉。
实在是太整齐了,不仅仅是阵容上的整齐,无论是从任何方向上看去,这支军队就好像都能形成一条条笔直的直线,而每个的步伐,也宛如提前算计了无数遍一般,抬起,落下,再抬起,再落下,每一个落下的时间,就如同一个整体一般。
朱棣几乎是下意识的脑子里就冒出了孙子兵法上的一句对与军队的描述: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看到自家爷爷直接愣住,朱瞻基下巴微抬,然后瞥了一眼旁边同样有些没回过神来的朱高煦,然后对朱棣笑呵呵道:“怎么样,爷爷?我这亲卫军如何?”
这是朱棣刚刚问朱瞻基的原话,朱瞻基几乎是原封不动的就还了回去。
朱棣没有说话,眼前的军队虽然军容上的确让他惊讶,但是他也明白,朱瞻基这支军队,确实也如朱高煦说的那样,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战阵,至于围攻纪纲府邸那次,在朱棣看来,完全算不得战阵,最多也就是让太孙军的部分人见了血。
而真正的表现则要看接下来着亲卫军的战阵演练了,走的整齐不算什么,战阵整齐有序,这才算是一支真正的精锐该有的表现。
就像是三大营,虽然军容上肯定不极亲卫军的整齐,但是两军一但交战,无论是冲锋,还是包抄,突破什么的,都是进退有序,不会出现错乱。
这样的军队,先不说战斗力如何,最起码的就是在战场不乱,那么十成的战斗力,就能十成的发挥出来。
而一些普通军队,就算是平时再整齐,若是交战时阵型一乱,那么这只军队的结局立马也得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