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我只是个仓库管理员啊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只是个仓库管理员啊》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国正式形成-(1)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打了两年多的三方混战终于暂时平息,迎来了久违而又短暂的和平时期。

   然而蜀中荆南以及江东夏粮入库,播种秋粮以来,北方粟麦结实,等待秋收之际。

   一场连绵整年的干旱却悄然而至,让大战之余的大汉天下再度受到沉重的打击。

   秋十月,汉中王刘备在李源等人的建议下,下令州郡县乡兴修水利,打造水车,挖掘深井,以保证田地浇灌用水。

   然而尽管如此,水系发达的蜀中和荆南,还是出现了罕见的缺水状况,这年秋粮只有夏粮的三成。

   十月中,陇西凉州连续一月大雪,严寒骤至,牛羊牲畜冻死无数。

   十一月,马超选精兵两千,弃战马,以李源所制雪橇,爬犁为载具,奇袭金城。

   盘踞在金城的韩遂猝不及防,根本没想到如此大雪天气竟然有汉军进攻。

   于是一战城破,韩遂束手就擒。

   至此,凉州平定。

   拷问之后才知道,当初法正并没有出现在韩遂军中。

   刘备让马超将韩遂全族押解到汉中,历数其背信弃义,祸乱凉州之罪。

   下令斩韩遂全族,将韩遂首级送往许都,向天子刘协报功。

   这边命征西将军马超坐镇金城,督凉州军事。

   因犍为郡勘探出石脂水,弥补了刘备战略缺陷,升犍为太守李严为凉州刺史,掌凉州政务。

   又转调黄权为金城太守,宗预为武威太守,陈震为西平太守。

   李严是东州军的代表人物,黄权是益州蜀中人,宗预是张飞帐下嫡系,陈震是荆州士人。

   刘备把这几个分属不同派系的官员派到凉州,一方面是雨露均沾,另一方面也是钳制马超,不想让他脑子一冲动,又玩起叛乱的把戏。

   鉴于凉州雪灾,刘备下令允许灾民南下进入陇右集中安置,益州派人运送救灾物资前往陇右赈灾。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旱灾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李源进言以工赈灾,各地继续修缮水利设施的情况下,王府官府荆益商会抽调钱粮物资,招募灾民修建道路。

   这些道路主要包括陈仓道褒斜道,这两条原本北方入蜀的官道。

   还有关中到陇右的关陇道,以及最西边的成都通往凉州的祁山道。

   当然,后世比较有名的,魏延曾建议分兵五千奇袭长安的子午道,也召集人手加以扩建。

   毕竟这几条道都能帮助刘备在益州及时控制北方凉州,渗透雍州的要道。

   还有东面连通荆州的各条要道,这也是需要及时修缮的。

   得益于前面几年成都平原以及荆南四郡连年丰收,刘备这里府库充盈,并不担心这一年两年歉收。

   甚至民间百姓因为有青苗法依靠,这几年家底也雄厚起来。

   无非就是生活质量稍微差了点,都不至于伤筋动骨。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刘备治下,农业人口与非农务工人员比例参半,有商贸法抑制粮价,其实民间百姓真正因为旱灾而流离失所的并不多。

   需要以工赈灾渡过荒年的,反而还是那些凉州雪灾南下的汉羌百姓。

   说起来也可怜,凉州乱了几十年,整整一州人口加起来也就百来万左右。

   因为受灾迁移南下,最后来到陇右的竟然不到三十万。

   途中就算有郡县开仓放粮,护送他们南下,路上冻死饿死的百姓也超过了十万,其中多为老弱病残之人。

   从这三十万人之中大部分是青壮男女就可以知道,身为乱世百姓,要存活下来是多么艰难。

   好在他们到了陇右,就算是基本保住自己的性命了。

   年后开春,将养了一个月的这些凉州灾民,便在陇右四郡官府组织下,一部分就地开展道路建设。

   另外一部分人继续南下,来到江州巴西巴东等地,补充建设用工。

   还有一部分羌族百姓,就会被组织起来,在指定牧场放牧牛羊战马。

   值得一提的是,中原流民也开始涌入汉中地区。

   最开始,曹魏方面还设置关卡,不许灾民离境。

   但随着旱灾越来越严重,曹魏境内权贵趁机大规模收购土地,使得数以十万计的农户再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这些农户只好纷纷卖身为奴,希望得到活下去的口粮。

   然而就算卖身为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权贵们只会收留青壮劳力,而不会买下没有劳动力的老弱之人。

   于是中原大地流民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腐败的官府无力赈灾,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把流民赶出自己的地界。

   这边流民无处可去,蜀中基础建设又缺乏劳力。

   荆益商会便趁机出手,散播流言说汉中荆南一带只要肯卖力气,就能吃到一口饱饭。

   同时,他们买通沿途官府,让他们不要阻挡流民。

   这些地方官府生怕流民闹事,既然有人愿意收留他们,巴不得赶快送走。

   甚至有些地方,豪强地主与官府勾结,极力鼓动受灾百姓离境。

   这样他们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受灾百姓留下来的田地,发一笔横财。

   要说曹魏上层也不是没明白人,知道大量人口都跑到刘备那里去了,等于就是在资敌。

   然而眼看着流民离境,大片大片无主之地就摆在面前,谁能放弃这巨大的利益?

   在利益面前,任何反对意见都成了阻挡自己发财的仇敌。

   就算这些明白人的家里,也有父母兄弟因为利益要求他们闭嘴。

   于是中原各地前往西南的流民潮逐渐形成,因为这场持续一年的旱灾,雍州豫州荆北,甚至更远的兖州和青州,经过长途迁徙,进入汉中荆南的流民就超过百万。

   这百余万人给刘备治下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让益州荆南的基础建设进度飞速。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持续两年的基建陆续完工,使得刘备治下北到金城,南到南中,东到荆南四郡,交通极大改善,货物流通愈发快捷方便。

   而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夏开始,持续一年多的旱灾终于渐渐过去,久违的甘霖降下。

   似乎三方都开始喘过气来。

   但如果有心人仔细分析,天下大势早已渐渐倾斜。

   江东东吴愈发衰落。

   失去了荆州的战略要地,孙权看上去还有扬州江东六郡,以及幅员广阔的交州。

   但是交州蛮族众多,孙权能控制的也就是南海交趾苍梧合浦几个郡,甚至就只有郡城周围的土地,以交州刺史吕岱那几千兵力,根本做不到控制下面县乡。

   交州能够给孙权提供的资源并不多。

   特别是吕岱败给刘封之后,交州人对他愈发失去恭敬,违令现象屡屡发生。

   吕岱也只能勉强立足交州而已。

   再说到孙权基本盘江东六郡。

   这些年孙权向外拓展屡战屡败,眼下只有他本人几万部曲,吕蒙甘宁的两万多部曲,实力衰弱到极致。

   天下大旱,他的地盘影响倒是不大,可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口不足。

   近十万人马损失,意味着丧失了十万壮劳力,东吴能够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大减。

   而他手下大将贺齐因战败,在庐陵病亡,对孙权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