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二战的细节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二战的细节》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二、突破奥得河防御-(1)

   自从3月初朱可夫军队进抵斯德丁(什切青)以南的奥得河下游后,维斯瓦集团军群正面似乎显得平静了一些。苏联人忙于攻克东波美拉尼亚,此外,他们相当一部分兵力还滞留在东普鲁士。直到这些战役接近尾声,投入在那里的大部分兵力才腾出来,于是,苏联人感到自己已足够强大,可以着手进行最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其目的是攻占柏林并与西方国家军队胜利会师。不过,为了夺取屈斯特林要塞,他们还要继续激战。他们已进抵利亚索要塞接近地,并在奥得河大桥两侧建立了两个登陆场,因此,德国人要在这一地区使用较大兵力,才能与要塞保持联系。在法兰克福地区,德军第9集团军所属军队在奥得河东岸坚持了下来。

  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希姆莱行动优柔寡断,他缺乏作战经验,对于在奥得河作战的集团军,他既不能指明应该如何做,也不能提供任何帮助。现在看来,在这一正面,苏联人离柏林最近,哪怕只有微乎其微的取胜希望,也需要进行顽强抵抗,因此,应让有丰富经验的军事长官来进行指挥。古德里安以希姆莱本就身兼数职为借口,劝说他辞去他早就觉得负担过重的职务,接着,有着丰富防御经验的海因里奇上将取代了希姆莱。3月22日,新司令官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与在各处被突破的战线一样,这里一些仍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与伤愈归队的年轻新兵组成的分队补充分队人民冲锋队和外籍党卫队军人,以及从海空军及帝国施工部队抽调出的补充兵员混杂在一起。这些军队的装备五花八门,十分简陋。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健全的基础上将他们组织起来,并让他们接受训练,以投入到防御战斗之中。但是,受的影响,地方长官们对陆军满怀仇恨,他们一心想让人民冲锋队成为狂热的抵抗者,但这些部队因为素养差加之指挥不力,无法当此重任;而在前线作战的兵团中,有许多部队是从各级海军空军党卫军及隶属希姆莱的后备军中调集而来的,他们在许多方面都依赖于上述各级单位,这难免造成指挥混乱。当然,这种混乱是刻意制造的,其目的是不给任何人过多的权力。尽管如此,前线部队及其指挥官仍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苏军即将发动的进攻,为此,他们凭借着自身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在困难重重之中重新组建起防御,尽管因为敌人投入了大量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这一防御显得十分薄弱。新司令官很明白,如果没有充足的预备队,这种防御是抵挡不住猛烈进攻的,因此,他不止一次向汇报这一情况。

  但是,除了纯军事方面的担忧之外,任何一个不愿意一味盲从并稍微有远见的人,都会想到目前最主要也是最紧迫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场战争究竟有何意义?它不断断送德国青年甚至是孩子的前程,将德国的城市变为一片废墟,迫使数百万难民从一个避难地逃往另一个避难地,并且与刚刚离开家园的又一批居民一起被苏联人的坦克和强击机屠杀。显然,这一情况在东线比西线更为严重。难道要让这场悲剧继续下去吗?古德里安煞费苦心,请里宾特洛甫寻求政治出路,因为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让军队所进行的徒劳的顽抗变得有些许意义,此外,他还小心翼翼地暗示希姆莱利用他的国外关系去试探一下英美的态度。但他几乎处处碰壁,有的人表示完全不理解,有的人则束手无策,此外,他的所作所为还引起了的不满,因为有人将这些汇报给了。

  现在的问题是,不愿承认败局已定。他指望着至少坚持到同盟国分裂,在他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他一直试图从这些矛盾中捞一些好处。随着罗斯福

  的阖然辞世,的这种想法更加坚定。他荒诞地认为,在他的领导下,德国可以在同盟国分裂后,倒向向他提出优厚条件的一方。为了尽可能地拖延时间,等待同盟国分裂的到来,于3月19日命令德军在撤退时应尽量摧毁敌人现在或将来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加以利用的一切。如果执行这一命令,德国人民将失去继续生存的最后基础。幸亏帝国部长施佩尔采取了果断行动,并积极参与安排部署,在各地安排了富有责任感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破坏行动。

  在这种指挥混乱中,最高层的束手无策暴露无遗,这时,防守奥得河的第9集团军于3月底再次试图阻止苏军在屈斯特林地区建立大登陆场的尝试,以便为几乎被合围的该要塞守军解围,并清理苏联人在奥得河西岸的危险跳板。3月22日,德军实施了进攻,并在数日后再度发起猛攻,但遭遇了苏军的顽强防御。厚颜无耻地指责指挥官和军队吃了败仗,于是,这导致了他与古德里安的决裂,后者愤怒地斥责他对德人的侮辱行径,因为正是过去几个月的指挥失误才导致了如今的危险形势。和前任一样,古德里安在东线最近9个月的苦战中,煞费苦心地试图将战役指挥置于合理的基础上,并使所有其他战略考虑和政治考虑都服从于抵御红军的行动。现在,他的反抗被挫败了。3月28日,克莱布斯将军接替了他,继续担任那个现在已毫无意义的职务。

  在屈斯特林地区进攻失利后数日,德国守军放弃了这一要塞。

  4月初,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苏联人在屈斯特林两侧的登陆场架设了几座横跨奥得河的桥梁,他们将桥面铺设在水面下。因为弹药不足,德军不能采取有效对策。为了发动进攻,苏联人在奥得河与尼斯河展开了3个方面军。在施韦特以北由曼陀菲尔将军指挥的坦克第3集团军当面,配置了从东普鲁士调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该方面军辖有4至5个合成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在施韦特与菲尔斯滕贝格之间,分布着由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辖有8至10个合成集团军和3个坦克集团军。方面军的主力集中在屈斯特林地区。此外,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科涅夫指挥之下,在古本和格尔利茨之间沿着尼斯河下游占领着阵地,也准备参与对柏林的突击行动。

  头脑不清,再次误判了形势。他认为苏军接下来的主要突击方向是保护国。因此,他将维斯瓦集团军群预备队中的快速兵团的一半兵力于4月6日转隶于中央集团军群。当然,不管将这些兵团投入哪里,他们都无法改变东线各集团军的命运,更别说影响战争进程了。但是,他们至少能缩小奥得河的灾难,从而使许多德军免于被苏联人俘虏。海因里奇将军队对继续削弱他的战线表示抗议,却没有任何结果。又一次低估了敌人的力量。他认为苏联人的兵力已耗尽,现在所使用的是“战利品”,也就是释放的战俘和重归他们管辖的地区征集来的新兵,换而言之,就是用“各种各样的败类”在进行战斗。对于这种罔顾事实的臆断,海因里奇毫不理睬,继续坚持需要增援。于是,统帅部只好答应从空军海军和党卫军中为他抽调137000人。认为,这些人员可以编为12个师,并消除海因里奇的一切忧虑。但实际上,这次凑集的3万年轻人虽然士气高昂,却从未打过仗,没有任何战斗素养,也缺乏有经验的指挥,而且装备还很差。

  4月16日,苏军再次发动强攻。最初,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斯德丁以南无法前进,另两个方面军却向德军防御打入了一些巨大的楔子。之后,

  苏联人展开了最猛烈的炮火准备,接着,朱可夫军在强大的空中支援的掩护下,在屈斯特林地区经奥得河实施突破。进攻首日,没有突破经过良好组织的德军防御,德军甚至还在个别地段转入了反冲击。但是,总体而言,此时的德军已经对苏联人束手无策。为此,专门发布了最后一份告“东线战士”书。在这份呼吁书里,他将己方兵力夸大其词,并号召男儿们保卫他们数月来一直在为之流血牺牲的妻儿;提醒人们防备军官和士兵中的叛徒,不要相信他们的命令和传话;要求人们只根据其正面的情况履行职责,抗击来自东方的最后一击;他预言敌人在西线的进攻势必会失败;柏林将仍属于德国人,维也纳也将重回德国人的怀抱。在这份呼吁书的末尾,为了蛊惑人心,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布尔什维克的进攻将被血海淹没,从而导致战事发生转折。但这种提振士气的誓言书并不能消除苏德战争上双方兵力极不相称的形势。

  不过,即使没有这封极具蛊惑性的呼吁书,德军也已无力抵御苏军的猛烈攻势,到进攻第三日傍晚,斗争结局已定,在弗里岑地区,苏联人突破了第9集团军的北翼。为了保障受威胁的集团军翼侧,集团军群长官将自己的全部预备队都调遣给了集团军,因此才得以在屈斯特林以南到菲尔斯滕贝格之间的奥得河地区击退了苏军的牵制性突击。但是,它的南翼却有另一个严重的危险出现了。4月16日,科涅夫军队在朱可夫实施突击的同时,快速突破了坦克第4集团军在穆斯考与古本之间的尼斯河辖有防御。与此同时,科涅夫的坦克以锐不可当之势继续向西推进。而乌克兰第1方面军只有较小的兵力调头南下,方面军主力则继续向西和西北挺进。这一突击方向表明,苏军想要对柏林实施深远迂回,同时向第9集团军后方推进。

  如果维斯瓦集团军长官能根据情况进行斟酌,在苏军对第9集团军的两面包围已不可遏制时,就立即从奥得河正面撤回第9集团军,并努力与坦克第3集团军恢复联系,这两个集团军还能继续战斗,但两个集团军的长官受限于的命令不愿意相信末日已经降临,他认为第9集团军应留在奥得河,和从南面进攻的坦克第4集团军协同合作,将科涅夫军队突破的缺口封闭。但此时第9集团军的两翼正受到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军队的压迫,根本无力扼守住即将崩溃的翼侧。因此,海因里奇于4月20日企图下达撤退的命令,以改善该集团军的命运,却毫无成效,因为“元首命令”迫使军队留守奥得河,而他并不敢违令。几天后,苏联人的铁钳就在集团军后方合上了。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