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二拴的一九七八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二拴的一九七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杀猪 三-(1)

   李小拴和李小凤领着小外甥更是回来了几趟,午饭估计消化的差不多了。

   指望着吃一口刚出锅的下水,迟迟的不熟让他们很不爽。

   忽然听到徐荣昌说了一声:“熟了。”

   兴奋地从院里窜了回来。

   “给我吃点儿,给我吃点儿。”

   李二凤用筷子插出一块儿肝,切了六七片,三个孩子一哄而上,没了。

   连想尝尝味道的徐荣昌都没轮上。

   猪心是不给孩子们吃的,本地人说“猪心实窟窿”。

   意思没有眼儿,也称没有“窍”,不透亮。

   衍生出的意思是蠢笨不开窍,小孩子吃了也会蠢笨如猪。

   “好了,好了,晚上再吃。”李二凤把孩子们哄了出去。

   李之重知道,中午烩肉菜,不可能晚上吃杂碎,连着吃好的太奢侈了。

   只能是明天中午正顿吃,这是习惯,也是传统。

   第二天早上,李德财检查一下肉的上冻情况。

   两扇猪肉都冻得硬邦邦的,不过整体还能挝动,应该是中间还没完全冻上。

   李德财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两扇肉被拿回了家先放在瓮顶。

   把平时用的面案翻过来,搽干净。

   面案大小是菜板的两倍多,可以把整扇猪放下。

   李德财把肉切成十公分见方的块儿,大概二斤左右,称作“一方肉”。

   除了储存方便,肉要放在大瓮里的。

   烧制也方便,就是把肉块儿用荤油炸至金黄半熟,俗称烧肉。

   是做红烧肉的第一步。

   这个斤数还是送人的标准块头。

   第二天上午,征得父母的同意,杂碎是李之重熬煮的,李二凤打下手。

   二姐先把心肝肺和血块儿切成筷子粗细的条。

   肚尽量切薄,小肠和大肠切成一公分多的段儿,装了一大盔。

   大概是一头猪杂的一多半。

   还要给在外读书的李子恒留下一些。

   十几个土豆切条,拇指粗细备用,半斤多的猪板油切丁。

   七烧锅烧至五成热,先加半勺胡油,板油丁下锅。

   炼丁至金黄捞出,撒点盐,马上成了三个小东西的绝美零食。

   因为加了一个不上学的外甥。

   人说“外甥是狗,吃了就走。”意思是吃喝可以,吃了白吃,对家族毫无贡献。

   等油温稍降,加入花椒面干姜面大料面和辣椒面。

   几秒后加入葱段,翻炒爆香。

   切好的土豆条倒入锅内熬煮,水开后再把杂碎倒入。

   加盐加点酒和醋,大火烧开。

   李之重安顿二姐火小点儿,这时需要文火慢炖。

   “哪有熬杂碎放油的,还是素油荤油一起放。”二姐质疑道。

   “等出锅你就知道了,荤油和素油混合熬煮,出来的汤是奶白色的,特别香。”李之重解释着。

   “不放酱油?”二姐问,本人做菜,一律加酱油,是有条件人家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当然不放了,黑乎乎的,既不好看,也不增香,大饭店从来不这样做。”李之重回答道。

   “还大饭店,你吃过几顿?”二姐哂笑着说。

   “书里面都有,你看过几本?”李之重反驳道。

   “还有说吃喝的书了?”母亲马玉仁加入了话题。

   “有哇,那个叫菜谱,等生活好了,我每天给您按照菜谱炒菜,您老人家也可以按照菜谱点菜。”李之重恭维道。

   “就是,我们在北京和天津下过馆子,就是按照菜谱点的菜,那味道真的好。”父亲李德财插嘴说。

   他其实搞混了菜谱和菜单的关系。

   “看,我说对了哇。”李之重显摆着说。

   “奥,多看书就是有好处,甚也懂,不像我们这些瞎白丁。”奶奶感慨地说。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