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如果这是明史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如果这是明史》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严嵩父子迫害忠良-(2)

   朱厚熜听了赵贞吉的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当即下令赐给赵贞吉金五万两,让他招募军队,准备应对俺答汗的威胁。然而,朱厚熜的命令中却没有明确督军作战之语,这使得赵贞吉在统领各位将领时面临诸多困难。

   赵贞吉深知责任重大,他决定去拜访严嵩,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和配合。赵贞吉来到严嵩的府邸,递上名帖,请求拜见。严嵩的仆人进去通报后,出来冷冷地说:“大人身体不适,不见客。”

   赵贞吉心中明白,严嵩这是故意推辞不见,他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他想起平日里严嵩的种种恶行,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如今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他竟然还如此狭隘,为了个人恩怨而不顾大局。

   正在这时,通政赵文华快步走来。赵文华一向依附严嵩,为人谄媚。他看到赵贞吉,假惺惺地说:“赵大人,你算了吧!天下大事应慢慢商议,何必急于一时呢?”

   赵贞吉听了赵文华的话,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怒,他怒目圆睁,指着赵文华大骂道:“你这权门走狗,怎么能知道天下大事!你只知道阿谀奉承严嵩,为虎作伥,今日国家有难,你却在此说风凉话!”他越骂越激动,连守门者都被他的气势所震慑。

   严嵩在府内听到了赵贞吉的骂声,心中对他更加恨之入骨。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好好整治赵贞吉。

   赵贞吉见无法见到严嵩,也不再强求。他怀着满腔的愤怒和使命感,单骑出城,来到军队营地。他站在高坡上,大声向兵将们宣读朱厚熜的命令。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充满了激情:“将士们,如今俺答汗侵犯我大明边境,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陛下信任我们,赐予重金招募军队,我们定要奋勇杀敌,保卫家园,让俺答汗知道我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兵将们听了赵贞吉的话,都被他的爱国热情所感染,纷纷感动激奋,高呼:“杀敌报国!”

   然而,大将军仇鸾却心怀鬼胎。他一向与严嵩勾结,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刁难赵贞吉。他在军队中散布谣言,扰乱军心,使得军队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赵贞吉努力整顿军队,试图克服种种困难。但在回复朱厚熜命令时,严嵩却在一旁进谗言。严嵩面无表情地说:“陛下,赵贞吉狂妄自大,出言不逊。他在朝堂上公然违抗众议,而且他还曾为周尚文沈束申诉,此二人皆是有罪之人,他却为其开脱。臣以为,赵贞吉此举居心叵测,不可不罚。”

   朱厚熜听了严嵩的话,心中对赵贞吉产生了不满。他没有仔细调查事情的真相,便下令对赵贞吉廷杖,并将其贬到岭南。

   可怜赵贞吉,一心报国,却落得如此下场。他被拖出朝堂时,眼中满是悲愤与不甘,他望着天空,心中默默说道:“陛下,臣一片忠心,却被奸臣所害。愿陛下早日看清严嵩的真面目,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

   几天后,兵部尚书丁汝夔的命运也走到了尽头。起初,俺答逼近都城时,丁汝夔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严嵩趁机授计于他,将他引入了自己设下的陷阱。

   严嵩把丁汝夔叫到一旁,低声说:“丁大人,靠近京城失败难以掩盖,应当令诸将不能轻易交战,敌寇掠夺财物够了就会自动退走。”丁汝夔本就胆小怕事,听了严嵩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便点头照办。

   诸将本来就畏惧与蒙古军交战,听到丁汝夔传达的命令,都互相转告:“有命令不能与敌人作战。”于是,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俺答汗的军队在京城周边肆意掠夺,百姓们惨遭涂炭,纷纷归罪于丁汝夔。

   等丁汝夔被逮捕,他才意识到自己被严嵩骗了。他惊恐地去找严嵩,严嵩却假惺惺地安慰他:“丁大人,不用担心,我为你说情。”丁汝夔信以为真,心中还对严嵩抱有一丝希望,自己没有为自己辩白。

   然而,当他被押往刑场时,他才如梦初醒,大呼:“奸贼严嵩害了我!”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刽子手的大刀无情地落下,丁汝夔的头颅滚落在地,他的鲜血染红了刑场的土地,成为了这场朝廷乱象中的又一个牺牲品。

   过了四个月,京城的寒冬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无情地吞噬着一切生机。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吹得皇宫的琉璃瓦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座饱经忧患的城市哀鸣。皇宫内,朱厚熜坐在温暖的宫殿中,却依然无法驱散心中的阴霾。俺答围困京城的那一幕幕惨状,如噩梦般萦绕在他的心头。百姓的哭喊声士兵的厮杀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为了寻求应对之策,也为了安抚民心,朱厚熜下诏命令群臣各抒己见,希望能从臣子们的建议中找到拯救大明王朝于水火的良方。

   刑部郎中徐学诗,一位心怀正义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的官员,在接到诏令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朝廷的腐败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而严嵩父子的专权乱政更是这一切的根源。徐学诗坐在书房中,烛光摇曳,映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

   “若不揭露严嵩父子的恶行,大明将永无宁日。”徐学诗心中暗暗发誓。他提起笔,思绪如泉涌,将严嵩父子的种种罪行一一罗列在奏疏之上。他详细描述了严嵩父子如何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贪污受贿,导致朝政腐败,边防废弛。他的笔触饱含着愤怒与痛心,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把利刃,直指严嵩父子的要害。

   “陛下,臣以为当今朝廷之患,首在严嵩父子。严嵩专权擅政,操控朝纲,其子严世蕃贪婪无度,助纣为虐。二人狼狈为奸,致使忠臣蒙冤,百姓受苦。臣恳请陛下严惩严嵩父子,以正朝纲,拯救社稷。”徐学诗在奏疏中慷慨陈词。

   当这份奏疏呈上朝堂时,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面露惊讶之色,有的则偷偷观察着严嵩的反应。

   朱厚熜坐在龙椅上,接过奏疏,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徐学诗好大的胆子!”朱厚熜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竟敢如此诋毁朝廷重臣,这分明是乘机报复!”

   严嵩此时却故作镇定,他微微低着头,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狠毒。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打压那些反对他的势力。

   朱厚熜当即下令,将徐学诗下镇抚司拷打审讯。镇抚司的牢房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徐学诗被粗暴地拖进牢房,狱卒们手持皮鞭,恶狠狠地看着他。

   “徐学诗,你竟敢得罪严大人,今天就是你的死期!”狱卒头目狰狞地笑道。

   徐学诗毫不畏惧,他挺直了脊梁,怒视着狱卒们,大声说道:“我所言句句属实,为的是大明江山社稷,何惧之有!”

   狱卒们恼羞成怒,挥舞着皮鞭向徐学诗抽去。皮鞭在空中呼啸而过,每一下都落在徐学诗的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但徐学诗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发出一声惨叫。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正义的执着,即使面对酷刑,也绝不屈服。

   在审讯过程中,徐学诗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改口。他详细地向审讯者讲述严嵩父子的罪行,列举了一个个确凿的证据。然而,审讯者早已被严嵩收买,他们根本不听徐学诗的辩解,只是一味地严刑逼供,试图让他承认是在报复严嵩。

   “你若不承认,就别想活着出去!”审讯者恶狠狠地威胁道。

   “我宁死不屈!”徐学诗坚定地回答。

   经过一番残酷的拷打,徐学诗遍体鳞伤,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镇抚司将审讯结果上报给朱厚熜,朱厚熜听信了严嵩的谗言,认为徐学诗是在故意捣乱,扰乱朝纲。

   最终,徐学诗被削职为民。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