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如果这是明史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如果这是明史》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严嵩父子迫害忠良-(1)

   1548年三月,京城的上空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压抑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冰冷的春风呼啸而过,吹起阵阵尘土,似乎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曾铣,这位曾经意气风发一心为国的都御史,如今却深陷囹圄,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曾铣面容憔悴,头发凌乱,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透露出不屈的精神。他独自坐在角落里,心中思绪万千。

   “我一心为了大明,为了抵御外敌,何错之有?”曾铣心中悲愤地想着。他回忆起自己在边疆的日子,为了保卫国土,不辞辛劳地修筑防御工事,训练士兵,与将士们同甘共苦。那些艰苦的岁月,如今却成为了他被诬陷的“罪证”。

   严嵩,那个在朝廷中权势滔天阴险狡诈的奸臣,此时正坐在他豪华的府邸中,与心腹仇鸾密谋着如何彻底扳倒曾铣。严嵩的脸上带着一丝冷笑,眼神中透露出贪婪和凶狠。

   “大人,只要曾铣一死,您在朝廷中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仇鸾谄媚地说道,他一心想要讨好严嵩,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严嵩微微点头,说道:“没错,不过还需要一些有力的证据。”

   刑部侍郎詹瀚左都御史屠侨锦衣卫都督陆炳,这些平日里在官场中趋炎附势的官员,得知严嵩的意图后,纷纷前来迎合。他们聚集在严嵩的书房中,个个眼神闪烁,心怀鬼胎。

   “严嵩大人,我等定会全力配合,让曾铣无法翻身。”詹瀚恭敬地说道,他深知得罪严嵩的下场,为了自己的仕途,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站在严嵩一边。

   屠侨也连忙附和:“大人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吩咐去做。”

   陆炳虽然心中有些犹豫,但在权衡利弊之后,也决定跟随严嵩。“大人,我这就去安排,定让曾铣罪有应得。”他说道。

   于是,他们开始编造谎言,诬陷曾铣行贿赂于夏言。在阴暗的审讯室中,曾铣被带到他们面前。詹瀚坐在审讯桌前,一脸严肃地看着曾铣,大声喝道:“曾铣,你可知罪?你贿赂夏言,意图不轨,还不快快认罪!”

   曾铣愤怒地瞪着詹瀚,大声反驳道:“你们这群奸臣,竟敢诬陷我!我一心为国,从未有过贿赂之事!”

   屠侨见状,也站起来,指着曾铣说道:“你还敢嘴硬?证据确凿,你休要狡辩!”

   曾铣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权势滔天不择手段的敌人。“我要见皇上,我要向皇上申诉!”曾铣喊道。

   然而,他的呼喊被无情地忽视了。陆炳走上前,冷冷地说:“你没有机会了,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在行刑的那天,京城西市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他们不知道曾铣到底犯了什么罪,只看到一个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官员如今被押赴刑场。

   曾铣被押出牢房,他昂首挺胸,步伐坚定。他的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对这个黑暗官场的失望和对正义的执着。他望着天空,心中默默说道:“皇上啊,臣一片忠心,却落得如此下场,臣死不瞑目啊!”

   当他走上断头台时,周围的人群一片寂静。刽子手举起了寒光闪闪的大刀,曾铣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随着一声令下,大刀落下,鲜血溅在了地上,曾铣的头颅滚落在一旁。他的身体缓缓倒下,仿佛一座崩塌的山峰,而他的冤屈,也随着他的死亡被深深地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七个月后,秋风萧瑟,寒意渐浓。大运河上,一艘孤舟在缓缓前行,船帆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夏言站在船头,望着两岸枯黄的草木,心中满是凄凉。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面容略显憔悴,但眼神中仍透着一股倔强。

   此前,夏言因严嵩的陷害,被朱厚熜下令罢官归家。他满心愤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踏上这归乡之路。船行至丹阳时,本以为可以远离朝堂纷争,从此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命运却再次对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朱厚熜坐在皇宫的御书房中,听着严嵩的谗言,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夏言这个逆臣,绝不能就这么放过他!”朱厚熜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微微颤抖。他立刻下令,派遣使者快马加鞭赶往丹阳,将夏言逮捕回京。

   夏言在船上听闻皇帝的诏令,如遭雷击。他的身体微微一晃,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但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严嵩,你这奸贼,我定不会让你得逞!”夏言握紧了拳头,心中暗暗发誓。

   被押解回京的途中,夏言的思绪飘回到了往昔。他想起自己初入仕途时的雄心壮志,一心想要辅佐皇帝,为大明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清正廉洁的作风,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一步步晋升为大学士,曾经深受朱厚熜的信任和重用。然而,严嵩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严嵩嫉妒他的地位和才华,暗中勾结党羽,对他进行诬陷和排挤。

   回到京城,夏言被关进了阴暗潮湿的牢房。他顾不上环境的恶劣,立刻提起笔,上疏极力陈述自己被严嵩陷害的冤屈。“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对朝廷鞠躬尽瘁,严嵩因嫉妒臣之位,便不择手段诬陷于臣。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还臣清白!”夏言的字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凌乱,他写得十分用力,仿佛要把心中的愤怒和冤屈都倾注在这奏章之中。

   奏章送到朱厚熜手中,朱厚熜却看也不看,冷哼一声:“夏言,你还敢狡辩!”他此时已被严嵩的谗言蒙蔽了双眼,对夏言的申诉充耳不闻。

   刑部尚书喻茂坚深知夏言的冤屈,他决定挺身而出,为夏言求情。喻茂坚率领刑部官员,依据曾铣所触犯的法律条文,向朱厚熜陈述夏言的情况。喻茂坚跪在地上,言辞恳切地说:“陛下,夏言大人虽有过失,但应符合‘八议’中规定的‘议贵’‘议能’两条。夏言大人在朝为官多年,为朝廷做出诸多贡献,其才华和能力有目共睹。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朱厚熜听后,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怒视着喻茂坚等人,大声斥责道:“你们这群人,莫不是收了夏言的好处,竟敢在此阿谀奉承于他!”喻茂坚等人吓得连连磕头,不敢再言语。

   与此同时,居庸关突然传来警报。消息传到朝堂,严嵩心中暗喜,他觉得这是彻底扳倒夏言的绝佳时机。严嵩立刻进宫面见朱厚熜,他满脸忧虑地说:“陛下,居庸关战事危急,皆因夏言此前主张开拓边界,才挑起此次战祸。若不处死夏言,恐难平民愤,也难以稳定军心啊!”朱厚熜听了严嵩的话,心中更加恼怒,对夏言的杀意愈发坚定。

   在一次朝会上,严嵩与群臣就夏言的处置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严嵩言辞激烈,极力主张处死夏言,他的党羽也纷纷附和。而少数为夏言求情的大臣则被严嵩党羽的气势所压制,不敢出声。

   朱厚熜坐在龙椅上,看着群臣的争论,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夏言与曾铣勾结,罪大恶极,判处斩首示众!”朱厚熜的声音冷酷无情,如同死神的宣判。

   行刑的那天,京城西市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也在为这冤案默哀。夏言被押赴刑场,他步伐坚定,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他扫视着周围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我夏言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天地,今日虽死,亦是冤屈!严嵩,你这奸佞小人,必遭报应!”夏言大声喊道,声音在刑场上回荡。

   刽子手举起了寒光闪闪的大刀,夏言缓缓闭上了眼睛。随着大刀落下,鲜血喷涌而出,夏言的头颅滚落在地,他的身躯缓缓倒下,一代名臣就此陨落。

   夏言死后,严嵩如愿以偿地独揽大权。

   两年后的八月,骄阳似火的夏日余威尚未散尽,京城却被一股紧张的气氛所笼罩。蒙古俺答汗的大军如乌云般压境,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滚滚而来。俺答汗派来的使者骑着高头大马,手持书信,趾高气昂地来到京城城外,要求入贡。那书信中的言辞,满是对明廷的轻谩与挑衅,仿佛在向大明王朝示威。

   在皇宫西苑,朱厚熜焦虑地来回踱步,他的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不安与愤怒。他深知俺答汗此举绝非简单的入贡请求,背后定有所图。严嵩和礼部尚书徐阶匆匆赶来,他们在朱厚熜面前恭敬地行礼。

   朱厚熜停下脚步,看着他们,焦急地问道:“事情弄到这个地步,该怎么办?”

   严嵩微微抬起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这是穷寇乞求食物罢了,不足为患。”他试图用轻描淡写的话语来安抚朱厚熜,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局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排除异己。

   朱厚熜皱了皱眉头,显然对严嵩的回答不太满意,接着问道:“用什么办法答复他?”

   严嵩一时语塞,他本就只想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考虑过应对之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朱厚熜见状,心中更加恼怒,他转头看向徐阶,命令道:“徐阶,你去召集群臣商议,务必尽快拿出一个办法来!”

   徐阶连忙应道:“遵旨,陛下。”他深知此次事件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群臣聚集在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压抑。司业赵贞吉挺身而出,他目光坚定,神情激昂,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绝不能答应俺答入贡!俺答汗此来心怀不轨,若轻易答应其入贡要求,只会让他更加轻视我大明,日后必定会变本加厉地侵犯我边境。”赵贞吉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他的话语充满了坚定与忠诚,他一心为了大明的尊严和安全,不顾个人得失。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